喜迎国庆 共创辉煌
作者:王冰 发布时间 2009-10-10
--韩美林艺术馆喜迎国庆六十周年
  

 

  六十载波澜壮阔,六十载春华秋实。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里,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和杭州韩美林艺术馆的全体员工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界朋友。北京馆和杭州馆分别于2008年6月25日和2005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这两座艺术馆位于京杭大运河的首尾,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也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馆和杭州馆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各界朋友,包括文化名人、企业界人士、国际友人和普通百姓。虽紧张忙碌却充实快活的国庆假期让韩美林艺术馆的员工们收获颇多,体会很深。客流量的增多,工作任务加重,没有自己的节假日……员工们无怨无悔地忙碌着,翘首着,因为工作是美丽的,在韩美林艺术馆工作是幸福的。


一、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在距国庆节不到一周的时间,全馆上下都为庆祝祖国六十年华诞而忙碌着。从部署国庆期间安全检查及安排值班人员,到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排解遇到的各种险情。从大局到细节,紧抓不懈,为保证国庆长假期间的安全做好了各种准备。
国庆期间,艺术馆张灯结彩,韩美林老师亲自设计了两盏红色灯笼和三面红旗,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由于国庆节喜逢中秋节,在这个吉祥团圆的日子里,艺术馆领导和员工们进行会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在会餐时,领导们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大好时代,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惬意。在祝愿祖国华诞六十周年的同时,向为了美林艺术而不懈努力的员工们表示敬意,大家举杯畅饮,同庆同贺。
        在十一长假中,前来参观的人员相对增多,每天都有二至五个团队不等,他们中有的是来北京旅游的观众,有学艺术的学生,有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等等,他们的到来为艺术馆更添一分热烈气氛。导视组的讲解员认真地为前来参观的客人解说,有时因为客流量大无法按时吃饭、但这些可爱的姑娘们从未有过一声抱怨,她们乐此不疲地将美林艺术介绍给观众,这种安于职守的精神无不打动着每位在场观众。
  艺术馆的领导热切关心着因十一长假而无法休假的员工们,除为他们带去最温馨的祝福外,还安排食堂为大家提供最丰盛的美食。员工们并未因十一黄金周无法休假、旅游等而怠慢工作,相反地,他们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份工作,高效有序地完成任务。


二、杭州韩美林艺术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这举国欢庆的十一黄金周长假里,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达10867人次,提供免费讲解34场,确保了长假里全馆安全有序参观无事故,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国庆期间,植物园满园丹桂飘香,又有2009年西湖博览会大型活动项目之一小丑嘉年华在杭州植物园举办,预计黄金周期间参观人流将大幅增长。为此,节前馆长对全体员工进行动员,为了确保全馆参观接待万无一失,全体员工舍小家,为大家,纷纷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我馆还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安排,确保各个岗位均有人值班。同时对全馆的电器设备、消防监控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自查,并通过了区(局)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黄金周中,艺术馆里人山人海,日平均游客量达到了1300余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有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也有杭州本地的市民,甚至连参加小丑嘉年华活动的外籍表演者们也在演出间隙前来参观。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幼童,或三五成群跟随导视员的讲解,或独自一人在艺术作品前流连欣赏,人头攒动的身影遍布展厅各个角落。当然,除了导视组,其他岗位的员工也是各司其职,丝毫不放松警惕,力争做到尽善尽美,让每一位来到艺术馆的游客都能满意而归。口耳相传这种朴素的方式胜过所有其他的宣传方法,我们只有做到让每一位踏进艺术馆的游客都能有所收获,也就无形之中为艺术馆做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虽然长假的人声鼎沸已渐渐远去,但是秋季是杭城学校组织中小学生们出游的黄金时节。所以,员工们在紧张有序地对全馆进行短暂休整后,又将迎来大批的学生团体。
  我们肩上所担负的是传播美林艺术种子的重任,在这片郁郁葱葱的“美林园地”里,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自由的心灵,真率的爱,深厚的底蕴,无边而神奇的创造,而这一切将全都溶化在美林独有的美之中。
  虽然北京馆和杭州馆地处京杭运河的两端,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其馆内都收藏着珍贵的艺术品,正是韩美林先生将他的作品捐赠给国家,我们才有幸在艺术馆中畅游且能够集中地欣赏美林艺术。北京馆和杭州馆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的黄金周中,员工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让前来参观的客人较为全面地了解到美林艺术,同时让更多的观众度过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难忘假期。
        因此北京馆和杭州馆需要团结协力,共同担负起弘扬美林艺术的重任,让更多的人了解美林艺术,并让其中所体现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精神继续流传下去。

(新闻来源: 摘自 韩美林艺术馆馆报第五期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