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授课讲座
2010年5月27日,应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的诚挚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陈履生来到了艺术馆内,为新老员工举行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精彩讲座。
陈履生老师不但是一名特色鲜明的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观点独特的美术评论家。他曾任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月刊《中国美术馆》执行副主编,后又调职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兼展览策划与管理中心主任。20余年来,他潜心研究美术历史、理论,从事美术批评、美术创作,并一直致力于艺术馆、博物馆的功能性、公益性研究。对于艺术馆、博物馆的运营与管理,他始终有着独特而成熟的见解,并以一系列针砭时弊、语言犀利的文章为我国艺术馆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对策与建议,如《建管容易养馆难,爱馆更难》、《要艺术馆干什么》、《如何理解公益性》等等。
此次,陈履生老师带着他的专业与博学来到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他的讲座内容不但涉及到了艺术馆的基本职能、国内外艺术馆的发展对比,而且还总结了韩美林艺术的独特风格,及深入了解其艺术的途径与方法。陈履生老师知识广博、经历丰富,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员工们阐释了作为一名艺术馆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理应掌握的技能。他建议大家要从了解艺术、理解文化入手,慢慢熟悉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更要做精。
要艺术馆干什么
陈履生老师以中国大学生很少踏进艺术馆这一现实问题为引,揭示了国内一般公众与艺术馆之间的尴尬关系。同时有感而发,要艺术馆究竟干什么?并借此向馆内员工介绍了一个成熟的艺术馆应当具备的五项基本职能。第一、收藏保存艺术品。第二、陈列展示艺术品。第三、研究艺术品及艺术家。第四、公众教育。第五、艺术交流。如果说前三点是每个艺术馆建设与存在的前提,那么后两点则是艺术馆蓬勃发展的必然条件。作为艺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艺术馆必须担当起继承文化、传播艺术、熏陶受众的责任。使艺术品成为可以被普通老百姓欣赏并理解的阳春白雪。与此同时,馆际之间、国际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提升艺术馆影响力的重要环节。不但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在展品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
文化的流动与艺术的活力
陈履生老师所提出的这几点职能,也是韩美林艺术馆一直在努力实现的。自2008年6月25日开馆至今,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曾成功地举办过“梨园有酒”晚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陶艺作品初期评审”、“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实践之行等活动。并于2009年6月正式挂牌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足两年的时间,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已接待了一批批的大中小学生,使他们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这座丰富的艺术殿堂之中充分地学习与交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们也曾来到北京韩美林艺术馆进行参观与交流活动,并从中切实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韩美林老师厚积薄发的创作能量。
然而从陈履生老师的话语当中,艺术馆的员工们可以深切地感到,对于一个怀有艺术良知、致力于文化传承、服务公众的艺术馆而言,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加充分的认识艺术馆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传播、教育、交流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将更多的智慧与热情融入到工作当中,提升韩美林艺术馆的影响力,使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但在北京甚至在全国都是不可或缺、意义深远的。
在艺术馆爱什么
陈履生老师在讲座当中指出了国内外艺术馆工作人员的典型差异,并表达了对国内艺术馆年轻工作者的担忧和期望。在国外,艺术馆的工作者很大比例上是年纪较高的志愿者,由于从小受到馆内艺术的熏陶,所以不但了解艺术门类,熟悉馆内展品,更深知艺术馆多年来的历史与发展轨迹。然而国内却截然不同,工作人员多是年轻人,不论从艺术积淀还是从业热情上都有待提高。这会导致艺术馆在文化格调、服务品质,发展态势以及功能开发等方面都略显缺乏。虽然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陈履生老师向馆内新老员工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与要求。
首先,要了解韩美林艺术馆中珍藏的每一件作品。这种了解不能够仅限于对作品信息、创作背景的浅层掌握,更要深入到作品内涵、艺术技法、继承开拓等多个层面。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去探索韩美林老师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从艺经历、个人性情。甚至要去了解韩老师的家人、老师、朋友,及他们之间的故事。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对韩老师的艺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这些点滴的了解则有利于我们更深地去感受他的艺术与情感。
其次,要丰富员工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艺术修养,了解各种艺术门类与发展流变。不论是导视员、研究员还是行政人员、安保人员,每一个韩美林艺术馆的工作者都要多读书多积累,学会欣赏并热爱艺术,在每一天的工作中都承担着传播艺术的责任。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很辛苦,然而,一个优秀艺术馆的品质与精神,就是在这时间与实践之中慢慢沉积下来的。
陈履生老师的话语当中流露着对韩美林艺术馆新老员工的殷殷期望与深厚信任。每一位员工都被这种期望所感染,也被这种信任所激励。除了用频频点头和阵阵掌声以表理解与赞同之外,员工们还在讲座结束后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互动。一个个关于文化、关于艺术的问题接连提出,如“在当今混乱缺失的文化环境下,如何发挥艺术馆的功能及保证运营的合理?”“在西方艺术充斥国内艺术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中国传统艺术的地位和学生学习的热情?”等等,对此陈履生老师都给予了详细且睿智的回答。在员工们雷鸣般的掌声之中,此次讲座圆满结束。活动虽然结束,话语犹在耳畔。经过此次交流,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的工作者都会更加积极地思考与学习,积累与提升,并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努力奋进,发挥才智,为艺术事业的蓬勃和艺术馆的发展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