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美林的世界 世界的美林
发布时间 2024-04-24
  

2025年4月21日下午,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美术馆与韩美林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盛大启幕,展览将持续至7月。

 

开幕式结束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韩美林全球巡展总策展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理事赵力做了题为《美林的世界 世界的美林》的讲座。

 

现精选于此,以飨读者。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韩美林全球巡展总策展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理事赵力

 



▲讲座现场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

韩美林全球巡展总策展人

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理事

 

美林的世界 世界的美林

 

非常高兴能够在现场跟大家分享我对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国际影响力、创作的认识。我在现场看到很多的小朋友,如果韩美林老师在现场的话,他会非常开心,因为他的很多的作品,就是为孩子们画的。

 

这次的展览有三个主题:一、万物可爱;二、上古绵延;三、乡野灿烂。展览本身不仅是把艺术的作品给到大家,更希望通过展览的方式让大家和艺术家有共鸣,所以我从这个角度谈“美林的世界 世界的美林”。

 

“美林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呢?这是从韩老师的创作角度去谈的问题,另外一个叫“世界的美林”,讲的是通过韩老师国内外展览,大家对他的认识是什么样。希望从这两个角度来构筑对韩美林先生艺术和展览的一种新的体会。

 

首先是美林的世界。韩老师是什么样的一个艺术家?我们通过展览能看到什么?通过韩老师的履历,可以看到韩老师有一些不同于别的艺术家的身份。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开始的时候,当别的艺术家还在考虑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内容的时候,韩美林先生作为一个艺术家就已经在美国21个城市举办个人作品巡回展览。从这个时间段来看,一个艺术家放眼世界,把世界作为自己的怀抱,通过自己的艺术的方式去走向世界,这是一个艺术家多么伟大的责任,多么伟大的认识和沟通世界的能力。艺术家的贡献不仅是个人艺术的贡献,而且是他对于世界艺术的贡献。所以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要把自己的艺术走向世界、走向全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1980年,韩美林在美国巡展

 

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重要的身份,是韩老师代表中国所取得的,比如“韩美林日”这样一个重要的艺术节日,用艺术家的名义去设立,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成就之外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的发展的贡献。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韩美林先生“和平艺术家”奖项。现在对于全球来说,和平是多么宝贵,因为在某一些地区和国家正在发生着残酷的战争,所以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能投身和平的事业,是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和平艺术家”的奖项和称号,给了韩老师作为艺术家的另外一种和平使命。艺术家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创作除了艺术的角度、艺术本身本位的角度方向之外,还可以看到社会的责任和全球的使命。

 

▲UNESCO原总干事博科娃为韩美林颁发“和平艺术家“证书

 

除此之外,2018年国际奥委会颁发了顾拜旦奖项,表彰韩美林先生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包括他为奥运会做了大量的设计,这些设计在推动全球艺术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运动、健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给中国艺术家韩美林颁发 “顾拜旦奖”

 

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身份,这种身份构成了韩美林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和韩美林艺术是什么样的艺术的最好的证明。

 

具体来说,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包括了哪些部分?

 

一个艺术家,从宋代就有一个说法,说艺术到了宋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分科,一个艺术家要专业化、要职业化,要表现出最擅长的部分。从宋代开始,很多艺术家成为了山水画家、人物画家、花鸟画家。美术史课本里有很多艺术家是把擅长的艺术类型作为自己的一种称谓。从这个角度来看,韩老师他不是纯粹的山水画家,也不是花鸟画家,也不是人物画家,他的创作题材丰富,有动物画,比如四川的熊猫,还有人物画等很多其他题材。

 


▲成都“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

 

我们在展览现场还看到很多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是书画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作品。展览现场还有很多雕塑,在竹子的现场装置底下有很多熊猫的雕塑。还可以看到很多陶瓷的作品,不是中国传统的陶瓷烧造而是通过陶土制作的陶瓷,是将古代艺术的技艺全方位实现,然后在美的方向上,从质感到造型到绘画整体方向上形成了一种复兴。还有紫砂艺术作品,并不是工艺上和紫砂简单的结合,而是从艺术的载体和创新方向上去结合,和古典的紫砂艺术又不太一样。“美林壶”的出现,是一种创新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美感,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当下一种新的创造。

 


▲成都“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

 

铁艺、木艺的艺术作品,是原来我忽视的,我特别佩服成都市美术馆的策展人,他们从韩老师的作品里面挖掘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说他们这次在展览里面鱼的部分,有很多木雕的鱼。木雕鱼太漂亮了,这种木雕的方式和中国传统有关系,和非洲的一些传统也有关系,是全球文化包容所形成的一种方式,在铁艺和木艺呈现出来。还有印染作品,就垂放在整个展厅空间里面,我们穿梭在这里面就像在一个森林里面穿行。最后还有标志设计,国航的标志飞到中国各个城市还飞到了全球。标志设计的灵感很多都来自于他的日常生活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所以很多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展开想象。

 



▲成都“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

 

“美林的世界”不仅包括了丰富多样的,还包括了美术馆群,从全球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有这么多来自于一个国家不同城市的美术馆群。杭州、北京、银川、宜兴和济南,五地韩美林艺术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艺术馆呢?韩老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把自己的艺术和城市,和世界结合起来,他通过不断捐赠的方式去成就艺术为人为人生的目标,把自己的艺术和城市的发展、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

 

▲从上至下分别为: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宜兴韩美林紫砂艺术馆、济南韩美林艺术馆

 

一个艺术家能有这样的怀抱、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愿望是很难的。韩老师就是一个榜样,艺术的创作、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除此之外,一种善良、一种愿望、一种正能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杭州、北京、银川、宜兴和济南,大量的捐赠所构起来的东南西北中的五馆结构,构成了美林的一个物质空间世界。所以我们看韩老师的作品,在成都可以通过展览去看,去杭州的时候也可以去打卡杭州的韩美林艺术馆,到了北京可以到北京的韩美林艺术馆,总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城市、有更多的艺术家合作的美术馆,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的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建构结合起来。

 

除了美林的世界,包括韩老师的多元艺术创作所带来的丰富想象和物质作品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不断捐赠所形成的韩美林艺术馆所构成的世界网络。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进一步去了解韩美林世界之外的世界的美林。韩美林的全球巡展在韩老师80岁的时候,还在继续。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进入80岁的时候都是一种收缩的状态,而韩老师一直说的是“我每天都会进步一点,每天都是一个新的我,我的艺术创作总在,总比过去要好”,这是他的口头禅。

 


一个中国艺术家走向世界是需要很多的努力,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语境,看到不同的作品,在作品的过程里要有很多新的文化主张。所以在策展的方向上,我们一直谈的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主题与综合,我们的展览要更多反映韩老师的全面整体性的艺术创作。第二个是中国与世界,我们要把中国的艺术家走向世界看作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新的推进。第三个是个性与时代,既要抓住艺术家的个性,也要和时代发生紧密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球巡展从2016年10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到未来,这样一个行动一直在发生。

 

2016年全球巡展的第一站是威尼斯。为什么要选择威尼斯呢?威尼斯是一个古城,但它是一个当下的城市。威尼斯有双年展、电影节、舞蹈、戏剧,它不断在一个传统的场地里,更换新的内容。所以周建萍老师和韩老师跟我们讨论的过程里就确定以威尼斯作为一个出发点。还有威尼斯是水城,就像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一样,是东西文化交流非常重要的场合。

 

开幕式时,韩老师在现场风度翩翩,哪像80岁的艺术家。艺术创作是冻龄的、是减龄的,艺术让我们年轻,让我们很有力量。旁边有很多当时的一些文化名人,都是外国人,韩美林作为一个艺术家站在了全球文化的现场,站在威尼斯,他代表中国去实现一种文化的理想。

 


作为韩美林全球巡展的第一站,2016年威尼斯展览的主题是“美林的世界”,他希望通过一种完整的整理方式去展现一个艺术家的方向。下面来看看这些作品和空间。“狂野的生命”通过动物画的方式去展现韩老师在认识生命力,怎么去表现生命的力量这个方向上的探索。“永恒的伫立”通过雕塑的方式去和远古进行对话。“魔力花园”在这次展览现场有一些不锈钢的艺术装置,通过作品可以穿越到2016年威尼斯的展厅现场。“发现韩美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的方式,让很多意大利的成年人游客,还有很多孩子们都参与进来,去介绍韩美林的艺术。“生命的韵律”把动物的一些内容转变成一种更强调形式美的发展。

 


在这个展览里有一个特别引起大家关注的环节,就是室外的熊猫雕塑,这也是开幕广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美林的礼物”,通过韩老师熊猫造型雕塑的摆放,给到威尼斯的一种礼物的方式,通过这种热情的展示内容,进一步让整个威尼斯接纳认识理解韩美林先生对艺术的热忱和特点。

 


这个展览也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反响之一就是韩老师获得了威尼斯大学荣誉院士的一种称号。威尼斯大学是一个充满了历史、充满了文化积淀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把这样的称号给到了一个中国艺术家,这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不仅属于韩美林先生,也属于中国人。

 


我们说所有的展览都是一个朋友的聚会,韩老师通过展览的方式广结朋友,韩老师就像所有艺术家的代表一样,他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也通过人的交流的方式去实现沟通。韩老师站在的地方就是中国艺术家站在的地方,也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我们每个人站的地方就是中国在的地方,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参观威尼斯展览的观众或许是第一次见到韩美林的艺术,他看得那么仔细,韩老师的作品里有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是瞬间的,也是持久的。所以我经常在韩老师的作品面前被某一个动物、某一个画面瞬间抓住了,但是在抓住的过程里我也看到了我们跟这个作品对话的过程是一种持续的对话,这个动物好像慢慢就变成了我的朋友了。在这样的对话过程里,我感受到文化艺术都具有一个背后的故事,是我和作品之间建构的关系,这就是一种审美的关系,这就是一种接受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看韩老师作品的时候,我们要去读,慢慢去接受,慢慢去结构这种关系。

 



在一个创作的过程里,既是艺术家的创作的现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创作现场。很多孩子给韩老师写很多留言,这些留言就是一个作品,是对韩老师的回馈,这也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韩美林先生的第二次大型个展——“韩美林八十大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办,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展览。韩老师不仅在这里做了一个很大综合和整体回顾的展览,同时他也捐了很多作品给国家博物馆。

 


“韩美林全球巡展”第三站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主题是“美林的世界在巴黎·爱与和平特展”。韩美林先生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后,始终以艺术践行和平理念。在巴黎举办的特展,正是他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对和平理念的深情回馈与守望,通过艺术向世界传递爱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美林的世界在首尔”,这是我们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展览,当时中韩关系曾经在之前出现了一些波折,“美林的世界”在首尔实际上有开冰破局的背景。我们选择了一个不是美术馆的美术馆,不是博物馆的博物馆,它叫艺术的殿堂,希望通过韩老师的作品和广大的韩国人民群众和热爱艺术的朋友们一起共同来共襄盛举,共襄的是中韩友谊的盛举。所以韩老师对这个展览倾注了全力,也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展览以“激情”“融合”和“奥运”作为主题词。“激情”指的是韩美林艺术创作的语言提炼所带来的力量,“融合”指的是对韩美林先生创作宗旨的阐释,就是和平、守望、交流、互动。“奥运”是韩老师获得奥组委的顾拜旦奖之后的对于运动健康发展理念的文化回应。

 



关于美林的世界在全球的影响力,还可以看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例子,比如“美林的世界”在列支敦士登。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它的特点是邮票。所以韩美林先生特意为了展览,创作了很多和邮票有关系的作品。美林的世界变成了一种因缘的关系,非常有力量,非常有链接感。列支敦士登是邮票发行的一个最重要的产业,也是最重要的艺术方式,它给一个中国艺术家发行了整版的十二生肖邮票,这是第一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既给一个艺术家带来荣耀,同时也给中国艺术带来契机。

 



列支敦士登的成功,国际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一种契机,把韩老师的作品做得更好,把展览做得更好,之后出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策划,比如生肖艺术大展。在展览的过程里面我们挖掘韩老师的创作作品,发现太丰富了。比如牛,有雕塑,也有画,也有工艺美术设计,这样就变成了具有十二生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又有特点的结合。

 


“韩美林生肖艺术展”从故宫出发,把十二生肖的中国传统文化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场。在我们的展览现场,墙上的虎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画的、有刻的,多么丰富啊。韩老师每年都会围绕生肖去做很多创作,就像今天为了在成都美术馆展览,专门为成都的熊猫花花画了一张肖像。这张作品我刚刚在现场看到,我觉得既像又不像,什么叫既像?从形象角度来说,那真像。从神情角度来说,它更像一个人,拟人化、故事化和叙事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韩老师画的生肖它既是一个活泼泼的动物形象,又是一个跟人有关的人格化的形象,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象征。

 


生肖展览,进入到现在的时代,除了平面的作品绘画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都是高科技的,很多孩子喜欢用屏幕的方式、智慧的方式、数字的方式来进行探索。所以在展览现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艺术魔墙,把韩老师的很多图片变成数字化。在无穷无尽探索的过程里面,变成了观众和韩美林艺术的探索性的际会和交流。

 

故宫的十二生肖展览成功带动了很多项目,说明十二生肖展览已经成为一种专题性的、巡回性的展览,走向了深圳,来到了海口,到了青岛,每一年的跨年都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我们共同的一个节日,欢度每一个生肖过大年的景象。

 



在美林的世界,除了生肖之外,也可以看到天书艺术展。“纳天为书·韩美林天书艺术故宫展”实际上是在韩老师书法艺术创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讨论关于书法、关于绘画、关于艺术创作的奇思妙想。韩老师的天书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创作,既和书法有关,又和形象有关。韩老师说很多天书就是符号,它是上古留给现在人的一个瑰宝,但是它不是字,不用释读,它不是形象,是一种精神的所在。所以通过韩老师的不断研究、不断推动,他已经出了好多本关于天书的书出版。通过这种研究和积淀,终于有机会去呈现韩老师天书的创作,在故宫做的“纳天为书”专题展览将韩老师的天书和故宫的历史藏品结合起来,变成一种古今的对话。

 

▲纳天为书·韩美林天书艺术故宫展



 

我们可以看到韩美林先生的天书和很多历史文化结合,变成了古陶、面具、石刻等中西古今对话所形成的一种融合;韩老师在不停地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千字文、百世功”的文字艺术的一种贡献;韩老师“汲古今、振今风”,通过把天书的方式和设计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创作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面貌;“游于艺、竞自由”把韩老师的艺术天书和更多载体结合起来,天书和陶瓷、紫砂、木雕、绘画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局面,这种局面既是天书的一种延伸,又是韩老师天书的一种创造;文创空间把天书和日常生活,尤其是孩子们喜欢的潮艺术、国潮艺术所结合出来的那种新的文创性的发展。韩老师对于文创的认识,它不是一个手办,也不是一个玩具,它是一个载体,它同样是一种让艺术走向生活,让艺术走向平常生活的一种经验。

 


美林的世界在继续,刚刚提到了韩老师的展览不断推进的过程,从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到安徽美术馆,他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也来到了韩美林艺术馆的济南站,济南是韩老师的出生地。韩老师到济南去做艺术馆,去做展览,实际上是不忘初心,是对家乡感情的去向。在展览现场,一站一站地走来,韩老师的很多作品已经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内到国际,形成了不断探索、不断完整、不断凝练的过程,在他的空间里,在很多场景里,我们看到的是不断生成出现的丰富性,既有平面的,又有立体的,又有空间的,还有数字化的艺术。在一站一站过来的过程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韩美林艺术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宽阔,他两次来到了哈尔滨,一次是综合性的展览,一次是十二生肖展览,反映了韩老师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展览现场。

 



最后韩老师在广州的展览,在广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的地标——小蛮腰,用五光十色的展览方式来展示和宣传了韩美林艺术展。

 


美林的世界,不仅是韩美林艺术作品的展览,也不仅是韩美林个人的艺术展,每一次的展览,都会与人民互动,为城市赋彩,成为城市的文化节日。

 

我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也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小朋友们,谢谢。

 

 

 

- End -

 

 

 

文字整理|贾童

摄影|韩朔